【腾讯TGDC】Adrienne Law:《纪念碑谷2》超乎想象的诞生

【腾讯TGDC】Adrienne Law:《纪念碑谷2》超乎想象的诞生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06
平安基金关闭APP背后:替代通道交易延迟、“迷你基”用户或陷服务真空? 分析:日本最大银行CEO呼吁早点加息 表明央行行动或不远矣太强大了 中信建投:全产业链全流程构筑差异化壁垒 首次覆盖达势股份 给予“买入”评级太强大了 摸索十一载后再亮剑,出海能“再造一个京东”么?|出海参考最新进展 铜、铝、金携手领涨!有色金属重启升势!有色龙头ETF(159876)冲击日线3连阳!连续4日获资金抢筹! 蚂蚁电竞发布ANT257PF显示器:750Hz刷新率引领游戏体验 薛鹤翔:拐点已现,重在淡季运价演绎-航运周报 大摩:三季度美股可能回调“5-10%”,但任何回调都是买入良机又一个里程碑 港股科技板块情绪提振!恒生科技ETF(513130)规模首破300亿元,规模、份额双创历史新高学习了 杭钢集团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库格勒继任者极有可能成为美联储掌舵者?一文读懂记者时时跟进 邬贺铨:网络安全一直以来都是被动的,但现在要转型主动应对是真的? 碧生源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润1240.2万元同比增加58.74%专家已经证实 巨星传奇盘中涨超5% 全资附属近日与久事文传订立合作协议 煤炭股早盘涨幅居前 兖矿能源涨近4%蒙古能源涨近3%官方处理结果 从7.78元到110元,再到96元!交易所出手后,“13倍牛股”上纬新材大-跳水-,23亿元资金高位站岗 自然美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93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秒懂 从7.78元到110元,再到96元!交易所出手后,“13倍牛股”上纬新材大-跳水-,23亿元资金高位站岗最新报道 晶泰控股早盘高开15% 公司与DoveTree签订管线合作协议官方处理结果 “龙国神船”启航在即,国防军工ETF(512810)冲高1.72%再创3 年新高!人气高标股长城军工晋级5天4板秒懂 美国7月服务业PMI出炉,逼近荣枯线,关税拖累效应凸显 官方已经证实 院士陈清泉:应对内卷要鼓励企业出海官方通报来了 晶泰控股早盘高开15% 公司与DoveTree签订管线合作协议后续反转来了 “AI制药第一股”拿下470亿大单!晶泰控股高开15%,创新药“新势力”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续涨逾1%太强大了 美国对铜关税落地,对龙国铜价影响弱于预期!铜陵有色涨超9%,有色龙头ETF(159876)冲击日线4连阳! 美国低空经济新规来了!重仓低空经济的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涨1%再度冲击新高 “龙国神船”启航在即,国防军工ETF(512810)冲高1.72%再创3 年新高!人气高标股长城军工晋级5天4板官方处理结果 大恒科技控股股东郑素贞全部1.3亿股被裁定转让 或导致控制权变更学习了 科慕、杜邦和科迪华将与新泽西州就环境索赔达成和解是真的? 盐湖股份:实控人龙国五矿增持5300万股后续反转来了 10倍大牛股,明日复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减32.91%是真的吗? 太强大了 战略性调整夯实长期增长底座 百望股份上半年实现扭亏太强大了 金融“反内卷”,不得低于成本报价! 日御光伏港股IPO收证监会反馈:聚焦经营范围、股东入股价格差异原因等问题实垂了 中信证券57岁董秘王俊锋薪酬连续三年下滑,去年降薪超300万、降幅近71% 中电环保: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393.68万元,同比增长2.87% 盘前:道指期货涨0.44% 市场已“替美联储提前降息”是真的吗? 记者时时跟进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涉2.2亿资金 内控和业绩存风险秒懂 三部门:金融机构不得与境外空壳银行建立代理行或者类似业务关系 王者归来!银行全天走强,农业银行续刷新高!百亿银行ETF(512800)放量上探1%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大恒科技:李蓉蓉成第一大股东 持股6.29% 热点丨特斯拉弃台积电选三星,165亿芯片订单背后的攻坚战 ST天瑞CFO吴志进:薪酬24年暴增120.94%至37.56万,股价同期暴跌54.87%又一个里程碑 盐湖股份:实控人龙国五矿增持5300万股实测是真的 交通银行:积极落实消费贷贴息政策 以数字化手段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提振消费

9月23日,首届“梦想·匠心”腾讯游戏开发者大会于深圳举行,在主论坛上《纪念碑谷2》制作人Adrienne Law关于《纪念碑谷2》的内容分析。Adrienne Law带来了《纪念碑谷2——超乎想象的诞生》的议题,与大家分享了《纪念碑谷2》背后的创作历程以及遇到的独特挑战。

【腾讯TGDC】Adrienne Law:《纪念碑谷2》超乎想象的诞生

Adrienne Law表示:《纪念碑谷2》是一个有关母亲和孩子为主题、通过建筑物的幻觉来实现解谜的付费手游。在今年6月份苹果的WWDC大会上最终发布之前,我们秘密研发了15个月的时间。

就像名字那样,《纪念碑谷2》是一款续作,但是我们在2014年做第一代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要做续集,所以当时我们开始了一个叫做《Land’s End》的VR游戏,用户们可以凭借他们的本能来操作游戏。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纪念碑谷》成为了现象级的游戏,远远超过了我们当时以为的画风独特的小众游戏,非常受欢迎而且拿到了很多大奖。

为什么要做续作?

其实从《纪念碑谷》发布的第一天,我们就经常听到大量的用户反馈,在游戏成功之后,我们用了3年的时间考虑这个问题。当初代游戏研发的时候,ustwo还不存在,还只是一个比较大的设计公司内部的一个小团队,一开始它只是我们的试验品,觉得能收支平衡就不错了,但它的下载量已经超过了2400万次。

由于《纪念碑谷》的成功,我们开始考虑成立独立的公司,做更多的游戏。随后我们考虑扩张团队,实际上做《纪念碑谷》的时候,核心团队只有8个人,增加到17人之后,一个镜头已经无法容下我们整个团队自拍了。换了更大的办公室之后,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因为一个房间里有了更多的人。

想做一个续作很简单,可要知道怎么去做却很有挑战性,最开始我们要确定的是,哪些东西是《纪念碑谷》特有的?对于参与过原作研发的成员来说,他们很容易理解,但新的成员就要重新理解什么是《纪念碑谷》,所以我们开始总结一些基础的设计理念,但真正遵循这些东西做游戏的时候,结果可能并不好玩,所以这耗费了大量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之前一些东西也是可以被挑战的,比如:一定要用斜45度视角吗?不一定;是不是只能有一个主角?并非如此。就这样,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挑战这些假设,最终就会找到创新点。

《纪念碑谷2》是怎么做出来的?

三年之后才做续作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不受原作的束缚,虽然看起来有些相同,但实际上《纪念碑谷2》有很多东西都跟原来的《纪念碑谷》不同。那么,我们是如何把一个创意原型变成最终产品的一部分的呢?

实际上我们大部分的想法都没有加入最终产品里,有些是因为不够简单,有些不够优雅,还有些则是满足不了我们对创意质量的要求,我们有大约90%的想法都被否决了,这听起来很夸张,但却给我们足够的时间专注于最终产品,《纪念碑谷》本身就是一个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的游戏,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要对得起玩家的时间。

首先我们会内部讨论,我们自己就是顶级解谜玩家,我们会在整个团队里测试,听取各种各样的反馈。在选择测试用户的时候,我们的规则很简单,只要对我们游戏感兴趣的玩家就可以,而不是基于用户分析或者用户属性,只要看到这个游戏,希望拿起手机玩,这就是我们都目标用户。传统的测试方式中,有人围观很容易打断玩家的体验,所以我们的策划后来通过在摄像头背后来观察玩家行为,我们的测试用户非常多元化,有普通玩家,还有第一次接触游戏的用户,有年纪大的老奶奶,也有低龄用户,在美术介入之前我们就进行很多次测试,随后也进行了大量测试。

由于是秘密开发,所以测试做起来也是有点难度的。好在我们跟母公司都在一起,所以除了团队内部成员之外,我们还可以邀请其他团队的成员进行测试,但我们希望更多人参与公开测试。

比如这个母亲角色的设计,我们发现最初版本在手机屏幕上的表现力远不如女儿,所以最后我们修改成了这样:

小岛的设计一开始的反馈就很好,最后也没有做太多的改变。其实有很多改变是发生在美术与策划的合作中间,比如以下三个小岛变化:

最左边的小岛底部有些倾斜的花纹,到了中间部分变成了直线,右边的是最终做到游戏里的效果,这个过程中,美术会与策划进行沟通,确保这些改变符合游戏设计,同时他们还会和技术交流,确保这些改动在技术方面是可行的。

另一个例子是这个小岛的制作(上图),我们发策划给出的方案无法在所有设备上完全显示,中间是美术给出的方案,右边是参考了技术意见之后的最终方案。

上面这个例子是我们做的一个关卡,但最终没有加入到游戏里,我们原本是希望通过光影效果来展示自然效果。为了实现紧密的合作,我们在座位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让不同岗位的同事可以了解更多方面的知识,比如程序会了解一些美术知识、美术会懂一些策划技巧,这种面对面的沟通让他们亲身体会到自己的工作对游戏是有些影响的。

如何把不同的关卡组成一个完整的游戏?

一开始我们的野心很大,做了很多不同的童话故事,但我们发现如果全部做出来根本不现实,因此最终选择了所有团队成员都喜欢的故事,也就是母亲与女儿的故事,随后所有机制都是为这个故事服务的。

确定了故事之后,我们思考用什么样的顺序给玩家讲述这个故事,在调整过程中,我们改变了有些章节的顺序,还有些章节则因为前面有过类似的内容而直接删掉了,还有些是因为和其他关卡的水准不一致而被放弃,上面是我们最终的顺序。

为了更好的展示游戏进程,我们把每个关卡的截图都打印出来贴到墙上,所有成员都可以对这些关卡给出意见和反馈:

看似小小的改动,对游戏有很大的影响。不过这在游戏后期是不那么容易的,因为需要很多岗位同事的协作,比如美术、策划甚至是音频制作。我们对于质量的要求非常苛刻,以至于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好的设计都不能让我们满意,即使到了游戏研发的最后阶段,我们都很难对新想法说不。比如在游戏发布的前几周,由于对原来的想法觉得互动性不足,我们还改变了选关界面。

经验和教训:

敢于挑战原来的假设

对于续作的研发而言,你很容易觉得了解了这个系列的一切,所以你可以在很早期的时候就挑战原先的假设。团队每个人对于原作和续作的想法都会不同,如果一开始就挑战这些观念,可能会带来很多不同的想法,但来自不同背景的同事可以带来令人兴奋的灵感之源。

2.知道为什么做这个游戏

当你做一款续作的时候,要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游戏,这样可以让你对整个游戏的故事、机制有更好的理解。

3.创意的满足感是强大的工具

很多时候,作为开发者我们大家都不喜欢做续作,但如果在研发的过程中能够找到独特之处,团队实际上会很享受这个体验,相互学习也可以让团队更有战斗力。

相关文章